昏君补考,从北宋开始_第66章 汝州官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6章 汝州官窑 (第1/2页)

    在古代,出行最便利的方式是走水路。

    苏轼目前寄居在常州,就是现代那个常州。

    京杭大运河直接通那里,正常傅斯年一行人直接坐船走就好。

    但接苏轼是附带的工作,去汝州给宋徽宗办事才是主题。

    好在汝州比较近大概三百多里,傅斯年决定将队伍分为两路。

    内侍与太医先不出发,就在汴梁等他回来,傅斯年自己则带少数侍卫,先去汝州公干。

    如果沿途在驿站换马疾驰,这个距离正常一天就能跑到。

    但傅斯年刚学会骑马不久,还没法长途奔驰,只能骑着慢慢走。

    即便如此,五天时间也足够往返。

    这次出巡,傅斯年负有监察沿途矿产的职责,因此是带了正式差遣的,乃是御遣的制使,就是宋代的钦差。

    钦差这个词,元代以后才出现,最早记载这个称呼的人,一般人都耳熟能详,竟是元曲大家关汉卿!

    所以看过水浒的人,总听别人称呼杨志为杨制使,说的就是他曾奉命押运花石纲。

    但同样是制使,权责可是有大有小。

    就比如相公这个称呼,在宋代基本三品以上的官员,都会被称一声相公,那是一种尊称。

    同样是制使,傅斯年是皇帝亲自任命的,还负有监察的职责,到了地方上,那是见官大一级的。

    沿途他尽量不骚扰地方,只在驿站歇脚,也不跟地方官打招呼,没事麻烦别人做什么?

    说了也无非是喝酒送礼那一套,他傅斯年还缺那点散碎银子?

    一路晓行夜宿,很快几人就到达了汝州。

    到了地头,对知州还是要打个招呼的,一些工作也需要他配合。

    说起汝州知州这个头衔巧得很,苏轼在一路贬官的道路上,也担任过这个职位。

    如今的知州姓宋,傅斯年没听说过他的名字。

    汝州是下郡,他这个知州前面还带了“权知”二字,也就是代理的意思。

    所以宋知州的官职五品下,名义上与傅斯年同级。

    虽然宋朝是文官比武官高半级,但汝州距东京不远,这位宋知州许是消息灵通,居然听说过傅斯年的名号。

    对他高规格接待,那是笑脸相迎,一点没摆文官的架子。

    接风宴上,宋知州客客气气地敬酒道:

    “傅制使,此次您身负上命而来,有用得到我之处,请尽管开口!但有差遣,绝不推辞!”

    “制使远道而来,无以为敬,先干了这杯,请!”

    傅斯年拱手谢过,陪着宋知州一饮而尽。

    接着客气道:“知州相公有心!我此次前来,是替官家督办产业,确实需要相公配合。”

    “听闻本地盛产瓷器,汝窑中有一种上品,名为‘青花瓷’。官家见了甚是喜爱,遣我来此设置官窑,还请相公说明情况,我也好择优入手。”

    宋知州一听,心里顿时叫苦:这可不是动了他的根苗?

    汝州地薄人稀,实在没有什么别的产出,就瓷器还比较有名。

    本地的财政收入,有很大一部分是依赖商税,而商税的大头就在这瓷器上。

    心里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