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九章 闲聊 (第3/4页)
虑的问题。 另外,宴会上需要全程演奏雅乐,还要布置好奏乐所需要的器材,等等。 皇帝安排只给自己服务的仪鸾司负责筹备整个饭局,可见他们对“琼林宴”是何等的重视。 琼林宴从宋初开始形成定制,经过一百年的发展,各项礼仪制度都已经十分完备。 关于“琼林宴”的程序,除了按照一定规矩饮宴和欣赏礼乐之外,我们重点介绍这样两个环节: 赏赐:皇帝虽然不亲自参加“琼林宴”,但对于新科考生们的物质赏赐,还是必不可少的。 这些赏赐主要有“诗”、“书”、“袍”、“靴”、“笏”、“冰”等几类。 其中,“诗”一般由皇帝亲自所作。 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宋太宗即位后第一次的科举考试,他向参加“闻喜宴”的进士们赐诗两首,从此,皇帝为新科进士们赐诗,就成为了宋朝“琼林宴”的惯例。 而“书”主要是一些儒家经典,比如《大学》、《中庸》等典籍。皇帝为何要送这几本书给即将走上仕途的学子们呢? 其实,大概了解这些书籍内容的人可能都猜到了,皇帝是想让他们经常翻阅这些书,时时记着儒家的修身治人之道。请下载小说app爱读app阅读最新内容 说到“袍”、“靴”,它们都是古代官员们的日常着装行头。而“笏”则是笏板,也称为奏板,是大臣上朝时拿着的一块弧形板子,可以在上面记事,当笔记本用。 最后剩下的“冰”,就有一些令人费解了,皇帝为何要给他们赐冰呢? 其实,在“琼林宴”上赐冰,大多数发生在南宋时期。大家看看南宋的疆域图就知道,这个在淮河以南的国度,气候温暖潮湿,冰是十分罕见的东西。 簪花,意思是在头上或者幞头(古代男子头巾)上戴花。 男人头上戴花,这在今天的眼光看来,多少有点违和,但在宋代,簪花却是一种盛行的礼节。 每逢重大传统节日,男子头戴一朵花,是喜庆和荣耀的象征。 而在皇家宫廷饮宴之中,皇帝给大臣簪花的现象非常普遍。在“琼林宴”中,亦是如此。 “琼林宴”一般实行“九盏制”,以歇宴赐花为标志,实行前五盏、后四盏的行酒制度。 大家饮完前五盏以后,进入到了宴会间歇时刻,这个时候也就是赐花的时间段。 “人赐宫花四朵,簪于幞头上,从人下吏皆得赐花。” 众人簪花以后,“望阙位立定,谢花再拜”,然后各自归位,再行酒四次,宴会结束。 “琼林宴”或者说“闻喜宴”,是古代帝王们十分重视的科举盛宴。因为它对于一个王朝的发展和稳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场宴会,标志着这些新科学子们正式通过考试,踏上仕途,成为这个王朝的统治阶层。这或许是他们一生中所参加的最为重要的一场饭局。 而作为帝王们来讲,他们可以在马背上打天下,但不能在马背上治天下。而要治理好天下,就需要这些文人们为他们真心实意的效力。 所以,宋朝廷出资并筹备这么一场庆贺宴会,无非是借助它的影响力,来提高文人们在整个国家的地位、同时,它还相当于在天下人面前为“科举制度”打了一个“硬核”广告,告诉天下读书人,朝廷是如何重视和优待这些科举及第者的。 面对朝廷伸出的橄榄枝和巨大的利益诱惑,肯定会有更多的人拿起书本,挑灯夜读。 朝廷上可能多了一些“冗官”,但乡野中却少了一个“黄巢”。这对于一个王朝的稳定,起到了陌大的作用。 回到当下,陆垚这边离开了宫殿,接下来的事情就非常简单了,他可是不想多在皇宫中待一分钟,几乎他是用最快的速度离开了宫门。棠溪早就已经将马车停在了指定地点。因为今天考生比较多,所以棠溪并没有选择距离近的地方停靠。而且,这陆垚现在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了。所以棠溪也知道,不能太过于招摇。 等到陆垚到达指定地点的时候,却是看到,一个熟悉的人正站在马车旁边。 却是苏辙。 陆垚看向苏辙,说道:“不是应该跟你哥哥一同回住处么,怎么来找我了。” 苏辙说道:“陆兄刚才进去考试的时候,皇上有没有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