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相公_第二百九十八章 开赛当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八章 开赛当天 (第2/4页)

愧色,因为这些马球队成员的马术要比他们高超许多。

    相比起这三大球类,投壶的历史就更加久远一些。投壶是从先秦延续至清末的汉民族传统礼仪和宴饮游戏,从周礼射礼衍生而来。古代重武习射,常举行射礼,然而当活动场地有限、宾客数量不足等原因而无法射箭时,投壶就被用来代替射箭,因而有“凡宴不射,即为投壶”的说法。投壶除了是古代士大夫宴饮时常常做的一种投掷游戏,也是一种礼仪。投壶来自于儒家所奉行的“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中的“射”礼,在投壶的游戏中,巧妙的体现着六艺中“礼”的重要性。正如宋吕大临在《礼记传》中写道:“投壶,射之细也。宴饮有射以乐宾,以习容而讲艺也。”虽然投壶只是游戏,但在游戏背后,体现的却是古人尚礼的精神。投壶运动流传至宋时更热,更普及。北宋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写道:“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奕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这里的“射”指的就是投壶。大宋运动会的投壶场地就在玉津园。北宋汴梁的玉津园,是皇家的游赏之所,也是朝廷的射圃。另外,宋朝经常在这里举行与契丹使者之间的比射活动,称为“宴射”。

    司马光在《投壶新格》一书中介绍了投壶的过程。投壶之前,先摆酒席。酒席要摆到客厅或者庭院里。酒席摆好,大家分东西两排站立,主人站在东边,客人站在西边,双方鞠躬行礼。然后主人向客人发出邀请,客人再三推辞之后,接受主人的邀请。如此这般客套完了,主人捧出一捆箭和一只壶,把箭发给客人,把壶安放到酒席南边,距离酒席大约两支箭或者三支箭连起来那么远。

    投壶的核心环节是“投箭入壶”,但并不是想怎么投就怎么投的。在古代文人眼中,投壶的意义还体现在它如仪式般的流程中。标准的投壶从入场到比赛,都有固定的台词和走位,期间配以音乐控制节奏,最后饮酒庆贺,整个过程井然有序,仪式感十足。投壶经历各个朝代,玩法推陈出新、花样百出,司马光根据传统古礼,整理出一套标准仪节,并针对当时流行的多种投掷花样,简化并规定了投矢的官方样式。

    此外,投壶用的壶是特制的,以金属或陶瓷制成。文献记载,壶高约40厘米,口径8厘米,腹高17厘米,容量5升。壶口两边还镶着两只空心的壶耳,名为“贯耳壶”。投掷的时候还要在壶中放置小豆,以防止箭矢投入后弹出。

    投壶用的箭也是特制的,比打仗用的箭轻得多,也细得多,用柘木或棘木制成,以保证它的坚韧和重量。箭矢一般粗约2厘米,根据投壶场地的大小分为3种长度,长度有二尺、二尺八寸、三尺六寸不等,分别适合室内、厅堂和庭院。

    用于计分的筹码叫做“算”。木制,一般长约40厘米,一算相当于1分。而盛算的容器叫做“中”。一般为木制的犀牛、鹿等瑞兽形状,背上留孔以盛算。此外还要用到一种用于表示胜局的次数的道具“马”,木制,马形。每胜一局立一马。另外还有鼓、磬等乐器在投壶期间用于提示环节;罍、勺、洗等工具用于洗手、洗酒器。

    虽然宋代投壶运动摒弃了前代一些过于繁琐的礼仪,更注重其娱乐性,但还是有谦让之风。投壶运动至宋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既能登上大雅之堂,又能走进去平民巷陌的,可雅俗共赏的体育娱乐运动。

    此时的陆垚,躺在床上思考着宋代的这些娱乐活动,他再一次佩服起了我国古代人的智慧,既有能够带兵打仗纵横疆场的将军,也有能够吟诗作对,风花雪月的才子。而在彩票和娱乐方面,也是颇有建树,只可惜……

    封建社会还是有着自己永远没有办法解决的弊端。想到这里,陆垚不由得叹息一声,从床上起身,时间也差不多了。

    今天是蹴鞠大赛开赛的日子,他这个实际意义上的举办者,自然不可能跟着那些观众们同一时间入场。陆垚看了看手机,现在距离蹴鞠大赛正式开始还有两个时辰的时间,也就是四个小时,现在可以说是清晨。

    而皇帝赵祯,为了能够亲临现场去感受这新蹴鞠大赛,连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