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2 章 心灰意冷的梁导 (第4/4页)
这是第一个问题。 因为女主角存在感太弱,他们才找到了新的不能再新的新人,柳苇。 陆北旌:“但思思却是一个具有强烈个人特质的演员。梁平也确实是会调-教人,他把思思给教出来了,思思却开始影响电影了。” 路露懂了。 一个剧本里存在感薄弱的女主角,但她在历史中是有姓名的,这样的她让一个新人来演,哪怕演得再烂,观众也绝不会认错人,更不会忽略她。 这是梁平和陆北旌本来打的主意,也是他们胆敢用新人的原因。 历史人物自带流量。 投资人死活都要拍姜武和姜姬的故事,就是看中这两个人物都是历史中自带流量的王牌,有他们俩的电影哪怕请个小透明来演都行,观众会先被两个历史流量吸引,然后才会关注演员是谁。 当然,历史流量加陆北旌这个现代流量,那就更是好上加好了。 柳苇长得漂亮,自然贴姜姬这个角色,哪怕是个新人也可以上,也是托了这部电影不缺关注度的福,换一个稍差一点的剧本,没那么吸引人的,投资人绝对不敢让一个新人担主演。 可是在已经拍了大半的时候,剧本中存在感薄弱的女主角突然变人了,柳苇演出了自己的性格。 姜姬这个角色,本来就自带光环。要不是投资人把名字定为《武王传》来打陆北旌这张牌,姜姬当女主角的电影,根本不可能把她边缘化。 柳苇不会演的时候还好,当个背景板很合格。 她一旦会演了,还演得很好,立刻就获得了不输给陆北旌这个武王的关注度。 而且,姜姬身上的戏点多啊。 姜姬一旦活起来了,观众自然而然就会想要看她更多戏,那都是观众们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随随便便都能说出好几桩来,反倒是朱武王,从头到尾都只有打仗、打仗、打仗,还有据传姜姬活下来的两个孩子都是跟他一起生的。 这个时候还让女主角镶边,观众就会产生不满足感。 这是多少战争场面都填不平的欲壑。 现在梁平给柳苇加了一场保护弟弟们的戏,那接下来这两个弟弟还出不出场?假设两个弟弟不出场了,根据剧本,姜武会被权臣们欺压逼迫调虎离山,在这个时候,鲁国国内刚好发生了水灾,姜武疲于奔命,四处带兵镇压,不在莲花台。 皇帝又刚好下旨选后,权臣们一看,我国刚好有一个漂亮的公主,送过去当皇后吧。就不跟姜武说就把姜姬送走了。 姜武得知姜姬去凤凰台了,赶紧追,但没追上。他在凤凰台外徘徊数年,想把姜姬偷出来,可惜的是一直没成功,姜姬一直在宫中陪伴傻子皇帝——因为是傻子皇帝,姜姬其实一直都没有那什么,也是成全了爱情嘛。 姜武见此,一咬牙一跺脚,老子反了吧!就回国纠集鲁人,准备打上凤凰台抢姜姬。 刚好整个大梁连年灾祸,姜武趁机收拢流民,手下的兵越来越多,就这么一国又一国的打下去,真就打上凤凰台了。 在这时,他又听说姜姬在凤凰台又被人欺负了,欺负她的是庆王云青兰。 云青兰是宫中御卫将军,哄骗傻子皇帝做了庆王,转头就想欺负美丽的姜姬。 姜武怒发冲冠,再也不等了,就这样带兵打上凤凰台,就把庆王云青兰给杀了,把大梁打下来了。 假如柳苇一直是个美丽的背景板,出场就是哭哭泣泣娇弱无助被人欺负不知反抗,那就还行,陆北旌一路英明神武打下来也可以。 但她既然已经聪明的知道挡住叛军逆臣把弟弟们藏在寝宫中——为什么后面一直任人欺负不加反抗? 这个逻辑就不通了啊。 难道前面知道保护弟弟,后面就什么都不会了?智商突然下降了?脑子突然进水了? 梁平不舍得删柳苇保护弟弟那场戏,可是假如要在后面继续给她加戏,那后面的剧本结构就更不对了。 陆北旌在后面打打打,柳苇在前面不停的跟权臣跟凤凰台的云青兰斗智斗勇?那这还是武王传吗?改叫姜姬传好了。 陆北旌:“所以,现在就卡在这里了。梁平不敢再改剧本了,也不敢再给思思加戏了。他只能先把片子剪出来看,再看还能怎么修。” 路露:“我看他还是想改的。现在是不知道怎么改,所以只能先剪出来,再下手改。” 陆北旌:“他肯定想改。他不可能放任思思的这个角色前后矛盾,思思的角色必须有连贯性,必须逻辑上过得去,他势必要给思思后面的行为找一个逻辑点。” 路露点点头,他们俩人都了解梁平,知道他不是一个会放弃的人。 陆北旌:“让他剪吧。我们等等他。” 路露:“那他这一剪至少要十几天,思思怎么办?不然给她找个地方让她去补补课什么的,让她一个人待十几天,孩子要胡思乱想的。” 陆北旌想了想,说:“刚好北影应该开学了,我给王老师打个电话,看能不能办个旁听证下来。” 路露这才放心了:“旁听证的事我去办,这样就行。”多木木多的走近娱乐圈之公司倒闭三百遍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