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针锋相对(2) (第2/2页)
庭的户主的爵位一级,遣使者巡视天下,赏赐官吏、三老、力田与孝子。 简单的来说,就是告诉天下人,皇太子册立了,你们都要感念太子的恩德! 真真是集万千宠爱于一世。 在及冠之前,这位太子,就一直被养在深宫之中。 而当今天子,在那些年里,不是走在封禅的路上,就是走在北巡的路上。 刘据的教育和抚养,交给了大臣。 成长在这样的环境里,自小生活在蜜糖之中。 不像他的父祖那样,在没有登基前,就已经知道了人间疾苦,甚至亲口品尝过。 在及冠前,刘据甚至没有遇到过任何挫折。 有问题,他的母亲卫皇后,他的舅舅长平烈候,自动就帮他摆平了。 哪怕是及冠以后,他也不需要烦恼太多。 在长平烈候卫青在世之时,没有人敢对他有什么意见。 所以,他得以结交大量文人,在这富丽堂皇的宫阙之中谈论道德。 张越现在严重怀疑,太子刘据,恐怕连旱灾是什么样的凄惨状况,都没有见过。 只是通过书本知道,旱灾很可怕。 但可怕到什么程度,就全凭脑补了。 就像与匈奴的战争,文人们告诉他,战争的恐怖,他自动脑补了以后,就开始反对了。 后世的小资和白左,不就是这样的吗? 想到这里,张越就有些捂头了,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张越拜道:“家上难道就不用听一听,郁夷县现在的情况吗?” 赵过闻言,马上上前,深深拜道:“臣赵过昧死以奏家上:郁夷百姓的情况,已经是危在旦夕之中。汧水水位,几乎下降到谷底,百姓纵然以木桶取水,肩挑手提,劳苦一日,而所得之水却不足润土一分……” “有两个乡的土地,已经开裂了……” “数千亩土地,将颗粒无收,百姓皆哭号哀鸣,小民嚎啕之声,十里可闻……” “不独郁夷,臣闻之,陈仓、雍县和眉县也都受灾了,只是除雍县与郁夷外,其他各县在右扶风的指挥下早已经开始了救灾,右辅都尉王公亲自调集了驻扎在德阳宫和陈仓的郡兵,在各地凿井,架设桔槔……” “郁夷、雍县,家上食邑之地,以为天子之臣也,本当受家上之恩泽,富足于一方,何故苦于他县?” 赵过的话,让刘据终于动容。 “何至于斯?”刘据有些不敢相信的喃喃自语:“京畿附近也有月余不雨,何故百姓不苦?” 从夏四月下旬开始,长安周围,也有一个多月没有下雨了。 但,刘据在博望苑里所见,上林苑的百姓,没有丝毫受到影响。 这也是他一直没有将郁夷旱灾放在心里的缘故。 郁夷县遇到旱灾? 在他看来,说不定情况与京畿差不多。 无非就是渭河水位下降了些,百姓生活遇到了一些问题。 但要说影响生计?那就过了。 听着刘据的话,张贺忍不住在旁边出声说道:“家上,长安京畿,有明渠沟通昆明池……” “只要昆明池不干,则长安不缺水……” “而昆明池……周长四十里,蓄水何止千万?” “啊……”刘据挠了挠头,在过去,昆明池在博望苑的形象,就是穷兵黩武的代名词,就是奢华奢靡的象征,更是滥用民力的靶子。 人人都恨不得踩上几脚。 这还是刘据第一次听说,昆明池居然还能有好处?! 张越也道:“家上明鉴,除昆明池之水外,京畿之地,还有漕河相通,引渭河、灞河水相灌……” “此外,沣潏浐灞,泾渭镐涝,八水皆汇于上林苑,泽其地方三百里……” “而郁夷县处于岐山原之中,只有一条汧水流过,自秦以来地方贫瘠,土地产出很少……” 话说到这个地步,刘据再傻也明白了。 郁夷百姓,不是遇到了小问题,而是关乎生死的大问题!要离刺荆轲的我要做门阀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