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文魁_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一以贯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一以贯之 (第5/5页)

密揭一掷在地对左右骂道:“朕如此恩遇张位,他竟如此不知好歹?”

    张诚见此默然后退一步,他自不会在这样的场合里为张位说话。

    而一旁的田义却微微一笑,张位中计了!

    “陛下息怒,保重龙体!”三位司礼监太监无不言道。

    天子又看了一眼密揭,这张位想了一夜写出的奏章,满以为这些忠心肺腑之言会打动天子,但是在天子眼底却是忤逆。

    天子负手踱步道:“八银二铜竟寸步不让于朕,张位难不知能有今日,都是朕之抬举,难道以为上了几个条陈,朕就非听他不可?是不是朕复了张文忠的名位,朝臣们就觉得朕可欺了。”

    无人敢应声。

    冬至。

    国子监图书馆。

    京师义学几十名老塾师皆聚集于此。

    京师义学自万历十年开办。

    此法其实最早并非林延潮所创,而是来自元制,元朝时五十家为一社,每社设立一社学。

    后明承元制,于府州县推行,务必让每名子弟都可以读书。

    但说是推行,其实力度有限。

    而林延潮在京师创办义学,不仅允许每名京中子弟皆可上义学,还规定任何百姓不许子弟就学,官府皆可锁拿问罪。

    自此京师百姓子弟无人失学。

    此政至今已十五年。

    今日几十老塾师们没有想到,义学侍郎萧良有,国子监祭酒叶向高,教谕张懋修等高官会抵此亲自看望他们。

    可是他们更没有想到,甚至连内阁大学士,三辅林延潮亦至。

    几十名老塾师见此一幕,已是不知说什么话。

    众塾师们谁不知道,普及义学之事正由林延潮所倡议。

    而林延潮看到这些白发苍苍,身着长衫的老塾师不由心底难过。这些老塾师不少都是上了年纪,身子佝偻,身上衣衫虽是干净,但打着不少补丁,一副穷困潦倒的样子。

    这令林延潮想起了林诚义,当年他也是如此清贫,但纵是如此,但在学生面前于服饰一丝不苟,生怕不能为人师表。

    这一刻林延潮不仅想起了林诚义,还有老夫子,林燎,林烃,山长。

    五人之中已有两位不在人世。

    前一段日子听闻林诚义也已是染病,从广东辞官返回福建。

    没有他们悉心的栽培,就没有自己现在。人之一生除了父母的教育,最重要的机遇就是在年少时遇到一位影响你一生的好老师。

    想到这里,林延潮心底感慨再三。

    “诸位夫子不必多礼,今日是冬至,当向至圣先师行释菜之礼,为敬师之道。”

    “师恩深重,林某能有今日,全赖几位老师悉心栽培,吾年少时,性子顽劣,气盛不能容人,又兼为学急功近利,本难堪造就,多亏几位老师循循善诱,方才能有今日。今日见到夫子们就如同见到了林某的老师一般。”

    说完林延潮向众夫子们深深一揖,众塾师们亦是回礼。

    说到这里,林延潮一看大堂中,自己一人面南而坐,其余塾师的座位都是面北。

    林延潮当即吩咐撤掉自己的位子,改为环坐。

    “诸位无需拘礼。常言道,安身不可无友,立命不可无师,可知师之尊贵。昔日林某写了一篇文章‘十年树木,百年树木’。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人,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

    “诸位身负树人之责,肩负国家的百年大计,此责任不可谓不重……我等身为朝廷命官,身居庙堂之上,说来惭愧,很多人都是尸位素餐,不少人为国所谋者不足诸位万一。今日吾从庙堂上来此,不是来发号施令,而是来听听诸位的心声。为官者当俯就民意,诸位是万民之师,林某更需向诸位请教。”

    听到这里,老塾师都是露出感动的神色。

    当即你一言我一语打开了话匣子。

    天下之事说到底还是人心。

    但人心如散沙,也如洪流。

    如何引导,在于开启民智,在于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此事见功最慢,但利在万世,什么时候为之都是有益之事。

    当初得知京里亏欠义学塾师近两年馆俸时,林延潮大吃一惊。

    他没料到自海瑞,王用汲离任后,京里的塾师竟穷困潦倒至此,以至于不少塾师都要靠学生接济以及出去靠卖字画等零工过活。若海瑞,王用汲在,断然不至于到这个地步。

    所以他才向张位推举萧良有为义学侍郎,然后着手改变此事。

    冬至日后,林延潮给京师义学上千名塾师补发了拖欠近两年的馆俸。

    一时之间,士心民心为之一震。

    Ps:这一以贯之的方法论,参考自知乎用户谢春霖,厉害的人在遇到问题时思维模式与普通人之间差别在哪的幸福来敲门的大明文魁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