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运朝疏》 (第1/2页)
老道的性格,一向是举重若轻,越是天大的事,他就越是表现的淡然若无。这时内心已经惊涛骇浪,脸上却丝毫看不到,只见他清清嗓子笑道: “好、好啊……贫道日暮途穷,竟听到了这番大论,无论通不通,总是高才高论……李三,你说是吗?” 李三本来对这些大而无当的东西十分不喜欢,但方才也跟着遐想,说是胡说八道吧,又有步骤、有计划,说是行得通吧,听着也太玄了…… 但他跟老道四十年情同手足,此刻已经听出了弦外之音,当即笑道: “呵呵,我是个下人,哪里听得懂这些?不过朱公子踌躇满志,要是光上个书也太可惜了……唉,天下百姓苦啊,朱公子那么年轻,又是国士无双,对太祖又那么景仰,为什么就不想匡救一下呢?我琢磨着,道爷,干脆咱们就厚着脸皮跟蓝神仙说说,让他举荐一下,你看如何?” 老道立即接道:“嗯,对,对,一定要举荐……” 朱墨却是莞尔一笑,道:“举不举荐无所谓,这话一定要让皇上听到,否则我心不安啊……” “也是……” “嗯……” 三人又聊了一会儿,朱墨见天色已晚,这才离去。 …… “万岁爷,朱公子这番话真有道理吗?” 吕芳一边收拾,一边忍不住问。 “你说呢?” 嘉靖起身,在小院中漫步。 “奴婢琢磨着,有一点肯定是对的,就是两个角这话……严嵩不打不行,徐阶也得打一下,太祖当年就是这样的,把树枝上的刺儿都给撸干净了,这才放心交给后人……” 嘉靖默默点头,又悠悠望着天空,喟然道:“是这个理啊……那就先打?打了再看……?” 他其实方才就已经想通了,凭四十年的经验,也很快想到了这棋该怎么下子,那就是先打,而且此时正好有个十分有利的下手之处,那就是毁堤淹田。 如果按照以往的老套路,他会利用徐阶打严嵩,事成之后找个理由让徐阶回家,再让裕王启用张居正。 但这样做的问题是—— 现在之所以还算太平,是因为严嵩父子和清流互相对抗,这才让皇帝始终处在超然的位子上,一旦拿掉其中一个,皇帝立马就暴露在攻讦之下,那就是他当年面对杨廷和的局面,而裕王,又哪里有他这副手段? 之所以迟迟不下决心,他还是觉得削弱一下严家而又不打死,才是最稳妥的,让他们两方一直斗下去,皇帝居中平衡;但这样做,也面临困境,那就是:老百姓已经承受不了了…… 思来想去,他心里做了最后一个决定:就让墨儿去试试吧……他要是真能一边打、一边治,当然是最好的…… 但这有可能吗?流落民间十几年,虽然见识卓越,可没历练过事,真能行吗?想是这样想,心底又冒出一个更为强韧的念头:墨儿搞不好能行?至少太祖不是也干成过一半吗?朕父子俩就试试看吧…… 想到这里,他下定决心,命道:“吕芳,你安排一下,让徐阶他们举荐……” “奴婢明白。” …… 朱墨次日到翰林院,也不管别人议论什么,匆匆写下了一本奏疏,把从治世到升世的话写下来,最后想了想,题名干脆就叫—— 《谏重典治世而至升平运朝疏》 他以前泡论坛,见人家引用那些奏疏原文,就感觉很酷。这时自己以翰林供奉学士身份,亲笔上疏,感觉又不一样。想到老道说字数要少,于是字斟句酌,写了一千多字。 奏疏开头,他先说了“先王之道、汤武革命”—— “为谏用重典治世而至升平运朝疏: 臣墨闻,先王之道,革命之道也。革命者,革故鼎新之谓,洪范曰金从革,周书命同令,故名,犹言革新之天令也。昔桀纣无道,汤武革之,革其君也;当大元之末,胥吏放横、饕餮残毒,太祖以布衣而革之,然奉祀不绝,是革其臣也;乃知革命者,在君犹言禅代,在臣则同维新,与民故曰更始。 洪武定鼎,太祖奉天令,乃行世重世轻之法。何也?太祖起微贱,与民同德,而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