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耘贞观_第七十一章 漕运税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一章 漕运税收 (第3/3页)

事是李承乾弄出来的,没想到,这件事李泰居然从头到尾都知道。

    房玄龄的目光扫视了一下,与跟魏征吵了半天的温彦博对上,“越王居然知道。”

    “看来从头到尾就越王的谋划,亏我还对太子有所期待!”温彦博不由回视。

    “你对太子期待什么!”房玄龄的目光微微眯起,看起来有几分似笑非笑的锋芒。

    “怎么!我身为中书令,还不能对太子有所期待了!”温彦博好不露怯的怒瞪。

    “可惜不是太子啊!”房玄龄的目光微微下压,目光中流露出少许惋惜。

    “是啊!可惜不是太子啊!”温彦博也领会了意思,看着李承乾的目光带着几分可惜。

    “我说……现在不是青雀过来问话吗,你们一个个的目光看我是什么意思啊!”

    李承乾原本的目光还在李泰的身上,但扫视了一圈,感觉这一个个大臣都把目光留在自己身上,仿佛自己在无形间失去了什么东西似的。

    “既然你看过了,要不你来说说!”李世民环视了一圈。

    这一个个大臣到底把目光全部又投射到李泰身上,仿佛刚才不是他们看着李承乾似的。

    “还是让宾王来说吧,毕竟我只看过这份《漕运论》真正写这份东西的还是他!”

    李泰脸上带着几分的从容指了指身边的马周道。

    听到李泰把这一件事情让给了马周,李世民暗暗点头。

    而周围的大臣对视一眼,却也从李泰的身上看到了几分李世民的影子。

    李世民这时候开口道,“那就由马县丞来回禀吧!”

    听到这话,马周上前两步,行礼之后才开口道:

    “臣上书《漕运论》,是因为今年以来,高陵建设了码头,利用渭水优势沟通关中,往来船舶,熙攘商旅,兴盛高陵,富甲关中。

    臣亲眼见高陵在码头建设之后飞速成长,并且吃下了大量的漕运劳力,可谓人声鼎沸。

    因为民以食为天,对于非务农之事,臣认为应当加以重税。

    而大唐虽对商贾之事多有限制,但并没有真正的收税之法。

    所以便上书《漕运论》作为赋税的补充之发,专门为那些使用高陵码头的商船所用!”

    “你是说,这《漕运论》仅只针对高陵码头?”听到这话戴胄开口道。

    “是也不是!”马周面对戴胄询问,开口回答道,

    “渭水乃是天生天养,百姓自然可以用得,我朝从未禁山林,如今难道还要禁河川不成。

    所以《漕运论》的确是以高陵为例子而撰写的一份税收建议,

    但同时臣也希望以高陵为例,去征收整个天下的航运费用!”

    “征收航运费用,自古来未成有过,若一旦实行不当,怕是会造成难以挽回的灾难。”

    这时候的魏征神色带着几分凝重,开口对李世民劝说道。

    戴胄听到这话不乐意了,开玩笑,这年头只要是当民部尚书的,难道还会嫌弃自己手上能征收的税少了?

    过个几年这民部尚书可就会改名成户部尚书,专门管理税收之事。

    现在好不容易有个官员主动提出不会引起民愤,但却能增加税款的建议,这要是拒绝了,自己怕是会被钉在史上最蠢民部尚书的耻辱柱上,甚至这辈子都别想下来了!

    “魏秘书您在秘书监不知我民部之艰难。

    这些年来朝廷多次遭灾,去年又有北伐突厥之事,这些都是花费了大量的钱粮。

    如今国库空虚,百废俱兴,您可别断了我大唐的国运!”

    戴胄果断跳了出来,差点就指着魏征骂书生误国了!

    而李泰看着戴胄居然出面挺自己,不由笑了笑,果然利益才是最纯粹的联盟啊!

    李泰上前一步,开口道,“父亲,魏郡公所说并非毫无道理。

    只是情虽事移,如今之大唐与曾经的大隋,甚至更早之前的朝代有着本质不同。

    因为我们有大隋灭亡留下来的最大遗产,沟通了整个南北的大运河!

    所以航运税收之事,迟早终究是会提上来的。”倚夜听雨的耕耘贞观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