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换明_第二百一十四章 神游你信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四章 神游你信吗? (第2/3页)

估计就够呛了。”

    不仅是春天升温迟,秋冬还降温得早呢!这就意味着作物的生长期会大大缩短,歉收绝收也就不奇怪了。

    郭大靖对土豆和黑麦比较有信心,毕竟是耐寒早熟的品种。

    可玉米,他就不知道会有多大的收获了。但最差也会比种植传统作物强,哪怕是秸杆,也能作为牲畜的饲料不是。

    大量种植的还有粟,也就是小米,以及高粱。粟既耐寒,又耐干旱贫瘠,黄土高坡的主要粮食作物;高粱抗旱、耐涝、耐盐碱、耐瘠薄,东北高粱很有名。

    除此以外,便是大白菜和萝卜。大白菜只需要两个多月就成熟,能在冬季收获,耐储存;萝卜呢,一年四季都可种植,秋种冬收也能做到。

    至于大豆,不知道能收多少,主要是给战马提供精料,种植面积不大。还有苜蓿,人既能吃,还是牲畜的料草。

    今年的总体种植规划已经制定出来,可不仅仅是金州,还包括诸岛,有种植条件的都纳入到新作物推广之中。

    包括毛文龙和陈继盛在内的东江军将领,还没人知道郭大靖派吴九成在山东买了一千多亩地,种玉米和土豆。

    一千多亩地只是尝试,郭大靖还将继续在山东进行投入,使其成为东江镇的一个后勤基地。

    同时,郭大靖也有在国内推广新作物的意图。人微言轻,也只能通过实际的效果让百姓们看到好处,再接受新作物。

    在大灾害肆虐,朝廷加赋增税不恤百姓的情况下,乱民蜂起是肯定的事情,这是郭大靖力所不及的事情。

    但新作物如果能逐渐推广,不说能渡过灾害期,至少能多活些大明百姓。

    只不过,手中的土豆种子数量有限,郭大靖也只能先紧着东江镇种植,熬过最难的这两年。

    别人看着东江镇的气象不错,又打了大胜仗,又收复了金州,朝廷又将恢复粮饷。

    可郭大靖却知道,袁督师被重新启用,却是东江镇进入最困难时期的开始。也就是今年下半年,到明年冬天。

    关键是郭大靖并不想以熬过困难时期为满足,他还要使东江镇的整体战力得到提升,兵力得到扩弃,才能在明金战略转折的节点上,扭转乾坤。

    谷内忧外患,用来形容现在的东江镇,并不为过。

    朝廷皇帝不待见,还有一个上任就磨刀霍霍的袁督师,又要与虎视眈眈的建虏作战。难,真的难啊!

    “末将还委托林家多搜集农作物和蔬菜的种子,先小面积试验性种植。”郭大靖继续向陈继盛做着汇报,“总会有那么一两种适合辽东种植吧?”

    郭大靖最看好的是南瓜和地瓜,都是产量高、易成活,可代粮的农作物。

    南瓜,东北又叫窝瓜,产量大、易成活、营养丰富,荒年可以代粮,故又称“饭瓜”“米瓜”。

    地瓜呢,虽然南方种植更多,但徐光启在天津也移种成功。况且,郭大靖在后世可是听说过瓦房店地瓜的名头。

    至于辣椒和

    虽然说辽东在十数年内将会非常寒冷,但也有春夏秋,农业种植有困难,但却不是完全不行。

    小冰河期是全球性的,朝鲜、倭国也很冷,更北方的漠北蒙古和俄国,以及一些北欧国家更冷。

    可人家也没亡国灭种,说明灾害不是毁灭性的,是有办法减轻危害并苦熬过去的。

    如果不是觉得难度太大,郭大靖都想托林家去西藏,把青稞给搞来种上。

    为什么想得这么多,这么长远。

    因为辽东将是郭大靖赖以建功立业的基地,一个金州只是小目标。大好河山,沃野千里,岂能沦于腥膻?

    开发东北,建设东北,已经是郭大靖的宏伟理想,并迈开了坚定的步伐。

    至于人口,遍地流民的内地,只要给口吃的,还不是招之即来,想要多少有多少。

    陈继盛听了郭大靖的介绍,微微露出惊异之色。之前郭大靖已经写了报告,把各岛和金州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