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易家有子_第31章 聂耳(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1章 聂耳(下) (第1/2页)

    四人终究还是到电影院看了“聂耳”这部电影。

    杨母倒是听了二小的意见,本想看部轻松一点的喜剧片‘没有完成的喜剧’。可到了工人电影院门口,看着‘聂耳’的宣传语:中国第一部彩色音乐传记片。张老头想着杨母可能喜欢这类型的,就执拗要看‘聂耳’。易华伟想着只是个故事片,应该不会有太多的战争镜头,也就没劝阻。

    四人花了两毛钱买票,一张票五分钱。

    几人进了影院挑着边上的座位坐着,易华伟在最左边,张老头靠右边,两母女坐在两人中间。这时候并没有限制人们在电影院抽烟,为了不让两母女吸二手烟,只能靠边坐。四人聊了一会,电影就开始放映,几人也就认真看了起来。

    ‘聂耳’这部影片讲述的是:一九三零年,青年聂耳因参加学生爱国运动,离开故乡云南到上海后的五年的人生经历。

    离开故乡当小工不久后商号倒闭,聂耳流落街头,为生计进了歌舞班当小提琴练习生,与女友相识,并在其鼓励下去了国立音专应试,因为家境贫寒,不为校方所容,愤而离场。

    后在女友帮助下参加救灾募捐义演结识了地下工作者苏平,与苏平坦陈追求革命的心愿,从而参加了党领导的文艺工作队。

    一九三二年,鬼子侵犯上海,一二八战争爆发,上海人民声援十九路军浴血奋战,聂耳与同仁参加慰劳演出,又结识了进步戏剧节匡文涛和进步音乐家张曙。歌舞班主率队演唱靡靡之音《桃花江》,令爱国士兵反感,聂耳与张曙等高歌《马赛曲》,激励伤员抗敌斗志。

    不得不说,伤兵转运站的这场戏成功展示了黄色音乐、聂耳、革命文艺的矛盾冲突和并流交汇,经过这次事件,聂耳坚定了要创作中国自己的战斗进行曲,以激励中国军民奋勇抗击侵略者的信念。

    与歌舞班信念不和,聂耳愤而离去,赴北平投身抗日救亡演剧活动。后又随苏平返回上海,加入我党。相继创作出《扬子江暴风雨》、《卖报歌》、《塞外村女》等优秀歌曲。一九三五年春,党组织决定送聂耳去深造。出国前夕,聂耳受田汉所作歌词《义勇军进行曲》的感染,谱写出不朽名曲。

    写完这首被镌刻在中国革命音乐史丰碑的不朽歌曲,聂耳乘上了前往岛国的长崎丸客轮向着他念念不忘的同志和祖国道别。聂耳走了,但是他谱曲的《义勇军进行曲》激励着中国革命群众和一切抗日救国的人们走过了卢沟桥事变,向着侵略者不懈斗争;又伴随着解放军击垮了蒋家王朝,迎来了中国的新生……

    杨母正看着入神,却听着有一阵阵低泣,转过头来却发现是张老头在无声抽泣,身体正微微颤抖着。看着默默留泪的张老头,杨母心头一软,将右手伸了过去,紧紧握住张老头的手。

    张老头看着电影,跟随着歌声,仿佛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想起了北上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