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梦_第六十章 龙潭庙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章 龙潭庙 (第1/4页)

    杨淮心里有些欣慰,皇帝对自己的信任已经越了君臣,自己怀里如今揣着两份任命。那就是一份皇帝任命自己为蜀中都知兵马使,让自己统管蜀中所有大汉国的军马;第二份是大汉国密党给予自己的,是让自己接手蜀中密党党魁的任命。

    如今大汉国进驻蜀中的人员里面,不但有各路分散乔装而进蜀兵马五千多人,还有光明正大进入蜀中的个别人才。

    这些人在各自的指挥带领下,装扮成各类人潜伏进蜀。而且还有早就渗透在蜀国的密党成员近六百人,这些人正正确引导着大汉国的将士兵马,随时做出各种各样的反应和策动。

    作为一个忠诚的密党成员,而且作为一个积极的党员,杨淮自然知道这六百密党成员挥的作用,和这些人在蜀中如果行动,将会散的巨大杀伤力。

    密党成员据报从去年初开始,在党组织的命令下,自然渗入了蜀国各级和各个层面,一年多来从几十个人,已经展到了如今的几百人,可谓收获巨大。他们的情报都能挥令人不容小觑的威力,杨淮一路上来,就接到了不少密党在蜀国进展的消息,还有亟待知道的,当前密党在蜀国的掌控面,和渗入蜀中的兵马的行动效果。

    如今进入蜀中的五千来兵马,随着各自的统帅和指挥,分成了十来股队伍,他们不但各自为战而且互相联系。正在对蜀中各地的节度统管的兵马,刺史经营的州县进行摧毁,或者进行着有力的对大汉国行动有利的破坏。

    当然目前最大的收获,自然是在密党的引导下,大汉国的特种作战部队的行动,他们放肆的收编各地节度的兵马,破坏各地驻军的作战力。还有一个让杨淮格外感兴趣的就是,收编悍匪和对山间的土匪山寨的全面征服。

    大汉国的这些绿营将士,正在不断的蜕变成为这个时代,最令人闻风丧胆的特种作战部队。而杨淮这次就是决定临时开辟一个根据地,因为可以直接去接收一个山寨,这个山寨是蜀中比较有名的一个土匪窝龙潭庙,如今这里已经被大汉国的军队征服收编了。

    杨淮很是期待看到大汉**队的成果,看向身边的那个相貌普通的青年,杨淮很是感激。因为他是皇帝刘继兴专门指派过来,保护自己的牙将王路,虽然不知道王路身手好到什么程度,但是一路上遇到的大大小小麻烦,基本上都是王路率人迎刃而解。

    “将军!翻过这座树林,前面应该就是龙潭庙的范围了!”一旁的侍卫金史其看了看天色,,他是当年从前蜀灭亡为了避祸,而辗转逃难到岭南大汉国的蜀民的后代,可以说一口流利的蜀中语言,也是这次杨淮刻意挑选的人才。

    虽然还在襁褓中就离开了蜀中,但是金史其还是很习惯,在进入蜀中第二天就灵活的带领大家穿越。他看着手中杨淮给他手绘的简易地图,镇静的分析道:“不过天气这么热,这几天一直都阴雨,看样子应该马上就有大雨了,不知道咱们能不能走出这片地方!”四处都是高山,身处密林深处,难得大家还清晰方向。

    当然因为进蜀的特殊性,大家都没有正常称呼,按照当初在军院培养人才时候的惯例,都只简单的冠以将军罢了。尤其是像在异地征战和行军,这点更是重要。毕竟刘继兴的计划是让挨近蜀中的地盘,还是以楚地土匪的名义入侵。

    “无妨,下雨正好可以隐藏咱们的行踪,乘着天色一鼓作气,咱们可以赶到龙潭庙,和在那里驻防的萧七郎接头!”杨淮舒了口气,看了看手里的三指宽、一指厚圆形的小司南,心里有些欣慰,那是皇帝亲自赏赐,用来行军指南的利器,一路使得杨淮从未出错。

    据说是皇帝命令掌冶署所制,目前中原还没有此物,属于大汉国的国宝。刘继兴曾经说过,宁愿人不在,此物也不能落入敌人手中。杨淮便知道此物的重要和厉害,心里更是因为皇帝把此物赏给自己,感觉到格外的荣耀,和肩膀上的重任。扬了扬手中用布包着的刀,回头朝诸人低声道:“传令下去,休息一刻,补充能量,再行出!”

    虽然休息,有士兵仍然各司其责的站岗,这是刘继兴兵法里面重要的环节,参照的自然是后世特种兵的行动。和这个时代的探子比起来,还是有很大的区别。

    现在像杨淮领导的这种作战部队,战士常备的装备就是很多,一套大汉国特制的绿色军装,当然不同国家派遣的颜色有所出入。而且军装不同于后世的是,在里面每个人多加了件背心。这件背心的特点是前胸和后背有护心的钢片,这是刘继兴为了保护,自己每个特种兵的主要目的。

    每个人配精制劲弩一把,三角血槽钢头短箭十支,这可能是这个时代最强的短兵武器了。先劲弩的威力比正常劲弩强一般,机关得到刘继兴亲自改进,刘继兴身边的杨炯和师吾都曾经说,如果近距离对着这些劲弩,自己只能凭借高深的内力硬生生对抗,没有他法回避和闪躲。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