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农场下凡尘_带着农场下凡尘 第6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带着农场下凡尘 第69节 (第2/2页)

没了第二条路了。

    而且整个江南和朝堂上,有的是官员不愿意皇帝碰盐税和清查例年亏空的事。

    安乐郡王一找上甄老太妃,两人也不知道谈了什么,当天晚上老太妃就亲自送了一碗莲子羹给太上皇。

    好在皇帝这几年也不是白当皇帝的,太上皇居住的龙首宫不说全是皇帝的密探,可只是盯着安乐郡王还是不难的。

    安乐郡王去见甄老太妃的事,夏守忠连夜就汇报给了皇帝。

    一开始皇帝和夏守忠根本没想过有人会把目标放在石仲魁身上,毕竟比他重要的朝臣太多了。

    甚至随便一个掌兵的勋贵都比他重要十倍、百倍。

    而且皇帝一心防备的只有安乐郡王和几个兄弟,理所当然的以为这是自己那位不安分的侄子,找老太妃向太上皇求情。

    要不把他放出来,要不去封地就藩。

    可想来想去,只要人不傻,任谁都知道安乐郡王离开了龙首宫,必然会被皇帝和绣衣卫找麻烦,甚至一个风寒病死,谁也查不出结果。

    左思右想无果后,皇帝只能准备着如何应对太上皇,可能对安乐郡王的安排。

    而甄老太妃去见太上皇时,说的话很简单。

    一句‘老身那老姐妹真是好福气,前有探花郎女婿,现在又定下了个连中四元解元公当孙女婿。’

    这话咋听着毫无问题,可在太上皇一听就知道说的是贾母。

    而且在他看来,这是贾家和王家在双边投注,有脱离自己控制的迹象。

    直接下旨训斥贾家,或者把王子腾从京营节度使的位置上调离,绝对是最愚蠢的做法。

    想挽回局势,最简单、最直接、成本也最小的破局点还在石仲魁头上。

    第102章 马道婆

    最好让皇帝对石仲魁起了疑心弃之不用,那石仲魁、贾家和王家就得再次靠拢到他的羽翼下。

    再说即便皇帝不高兴了,也不会为了一个举人,或者进士就和自己这个亲爹翻脸。

    而太上皇的办法也很简单,以稻田养鱼成功,会为京畿之地增加十几万但粮食为理由,封石仲魁个一等神威将军或者最低的三等威烈将军的爵位。

    把石仲魁拉到勋贵阵营里,他想左右逢源就没那么容易了。

    顺带着安抚和震慑住贾家、王家和其他勋贵。

    但要是提前在会试还有一个半月时公布这事,等于断了石仲魁科举的前途。

    人家是有机会夺得六元魁首的人,即便是给他个世袭爵位,心里百分百也会有怨气,甚至怨恨。

    而且说石仲魁此时已经是天下读书人的期望,甚至是儒教的未来,那是一点错都没有。

    一旦大周出现个连中六元者,就意味着大周儒学进入鼎盛期。

    不仅朝廷有面子,也必然有大量年轻学子和孩童,会以他做榜样努力读书科举。

    周边的小国比如同样儒学兴盛的高丽、南边的西香国也会因为这事,兴起读书的风潮,同时对大周也会一定程度上的更恭敬和忌讳。

    所以太上皇没那么傻,和天下读书人对着干。

    既然要考会试,那就让他考不上,然后自己给他封爵,正常人肯定会感恩戴德。

    而且一旦石仲魁接旨,等于自绝于士林。

    要是他不接旨,三年后再考,想过也没那么容易。

    再说三年、六年时间过去,石仲魁的影响力就没此时高了。

    ……

    等石仲魁从锦毛鼠嘴里知道这消息时,已经是第二天晚上了。

    而且这还是锦毛鼠盯着绣衣卫,从绣衣卫一些不同寻常的举动中察觉到异常。

    再顺着查下去,才盯上了皇帝安插在安乐郡王身边的一个太监,出宫传递消息时,这才听了个大概。

    石仲魁这次气急而笑,心里第一个念头就是弄死安乐王。

    但没一会又皱眉起来。

    想弄死安乐郡王,也得等那混蛋离开了龙首宫才行。

    锦毛鼠隐匿的本事再强,也没法避开龙首宫的供奉的守宫神将。

    所以石仲魁只能找其他的办法。

    而且这事除了锦毛鼠外,没法和别人商量。

    同时对付敌人的同时,也得防备着敌人的手段。

    仔细想想,对付自己最直接的诡计其实并不复杂。

    一则弄死或者陷害自己,无法参加二月份的会试。

    二则用些阴私诡计,让自己在会试上出岔子。

    一旦会试不过,甚至如唐伯虎一样陷入科举舞弊案子中,等于断了自己科举的前途,今后入朝为官就成了妄想。

    要是真以举人的身份做官,那等于断了出将入相的机会,一辈子做的再好,顶多也就是个四品、五品官而已。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