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7 各忙各的 (第2/3页)
能活下去。 不过这是最极端的情况,斗皇自然是不想走到这一步。 从楚国令尹斗皇的角度来看,他并非不知道李解早一天消化汉东,平定汉东,对楚国来说,就是要早一天面对重重风险。 汉军的战斗力太强了,斗皇完全看不到胜利的希望。 他唯一能期待的,就是汉军在长期的围攻消耗战中,将精锐逐渐打光,那么这样的话,还能有反攻的希望。 那一天可能很遥远,斗皇甚至都已经打了自己绝对看不到那一天的主意,他最大的决心,就是两代人甚至三代人,将汉子国消耗死。 在此之前,斗皇准备着手的,无非是重建楚国都邑,效仿秦国和齐国,设置多个都邑,但实际统治核心,必须后撤,并且在汉西建立有效防线。 即便不能防住汉军,给核心统治区撤离的反应时间,那也是相当好的。 于是乎,明知道汉军从渚宫出发,先荡平雍澨,后进逼上鄀,楚国方面,尤其是楚国中央,并没有什么动作。 甚至郢都有人抨击令尹斗皇的时候,斗皇也是充耳不闻,假装这种冷嘲热讽没听到。 至于在朝会之上,他一边要拉拢赵太后,寻求李解、楚王的政治支持,一边也确实拿出了一些好处给顺从他的氏族。 如楚西屈氏之流,斗皇允许他们一边组织马队前往巴蜀采购生丝,一边又将巴蜀生丝,转卖到淮水流域。 同时就在阳水之畔,明明渚宫和郢都互相望得见,但还是在两个地方的天然交界处,开办了互通贸易的市场。 阳水上的一座木桥,一南一北,各有一座交易市场。 在这里,汉子国的各种特产,都会在河南集中起来,然后销售到河北。 桥并不长,也就十几丈的长度,但从桥南到桥北,一次交易,就是完成了一次进出口。 两岸的仓库,虽说有官方的推波助澜,但民间私自建设的临时仓库,也是相当相当的多。 甚至有些管制物品,比如说青铜器、粮食、玉石,此时双方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交易。 为了稳住郢都的局面,防止暴乱发生,令尹斗皇算是使出了浑身解数,一面将斗氏子弟全部提拔出来,在关键的实权岗位上,都是用了自己最信得过的人;一面到处筹措物资,既要保证供暖过冬,也要保证粮食果腹。 完成这个高难度任务,斗皇甚至连百濮人都放了一马,行政命令上,允许百濮人可以进入楚国境内,前往允许的市场进行交易。 这跟以前楚国在面对百濮诸部上的政策,基本就是全面推倒。 以往楚国的国策,就是把狗蛮子往死里逼,逼死了狗蛮子,自然地盘就是自己的。 在逼迫的过程中,还会把楚国的手下败将,封地到这些狗蛮子的附近,让他们去跟狗蛮子打生打死。 这样双管齐下,在缺少交易的状况下,武器装备落后、营养摄入失衡的百濮诸部,只能不断地往深山往西南地区发展。 但现在令尹斗皇,却通过了一道法令,可以让百濮人前往楚国境内的关市进行交易,也就是说过,楚国头一次要跟狗蛮子玩温和政策,而不是刚到底。 要知道哪怕面对老妖怪最霸气的时候,楚国崩归崩,还是当吴国是狗蛮子的,只是这只狗蛮子比较能打。 毫无疑问,斗皇这一次干出来的事情,直接让整个楚国核心统治区都在震荡,但震荡归震荡,斗皇在冬季的财政上,居然还有上浮。 原因就在于,百濮诸部多少年积累的各种物资,可以通过楚国来释放,而这些物资,楚国人就算不用,转手到渚宫,就能从汉子国换来更需要的过冬物资。 其中百濮诸部存量最大的,就是各种皮毛、鹿角、犀角、象牙、宝石、羽毛、矿物、木材等等。 这些对现在的楚国来说,基本没什么卵用,但对汉子国而言,却是需求量不小。 汉军的军装是制度化的,军官和士兵之间的区分,也主要就是靠金属徽章和不同颜色的羽毛。 这些东西,都比较昂贵,看上去没什么卵用,但对部队的统一性、凝聚力,还是有帮助的。 整个贸易过程中,阳水两岸,桥北的楚国口岸,其关市税,根据不同的货物,从值百抽二到值十抽一不等。 令尹斗皇在针对不同的商品,要根据通关口岸的货物交易量来定税,整个冬天,基本上能够做到一物一税。 大宗货物的税少一点,奢侈品的税多一点,同时关税和市税,只征一次。 同时交易双方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