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 (第2/2页)
大不小的红薯,在寒冬腊月里的农村,也算不得多么差的吃食。
只是,这里是夏家。
因为有夏爸的抚恤金,有夏舅舅每月送来的钱粮,顿顿干饭还是能保证的,还能时不时打牙祭吃肉。
可以说,河山村除了夏舅舅家以外,夏家的生活是最好的了。
见她脸色,夏母急急忙忙解释:“初一你别多想,是我想喝点稀的……而且稀饭配红薯,挺好的。”
夏初一看向眼前的唯唯诺诺的夏母。
曾经多少次,她为了维护夏母,去大房闹,去找爷奶闹。又多少次,夏母哭哭啼啼地说她不该那么凶,说她一点儿不像女孩子。
软弱、忍耐,就是她从小对夏母的印象。
因为死了丈夫又没有儿子,夏母一直觉得自己母女二人是拖油瓶,在夏家一直低声下气地生活。
“初一,女孩是赔钱货,总归要嫁人的,你听妈的话,乖一点,你爷奶就会喜欢你的……”
“初一,你堂哥堂弟,将来是要给你爸往地里烧纸的,你多让他们一点……以后嫁人了,也要娘家兄弟撑腰不是……”
做一个懂得忍耐的听话的孩子,是夏母对她全部的期待。
可惜,她夏初一脾气就是又硬又臭,生来不肯认输,更永远学不来夏母所期待的“温柔贤良”,因此很不得夏母的喜爱。
在夏家,夏母最喜欢的除了大房的那几个侄儿,其次就是“柔柔弱弱”,所谓有“女孩子样子”的夏兰。
按理说,夏母是她在这个世上最亲近的人,然而,她们却偏偏缺乏母女缘。
第三十章 去夏舅家
“你自己吃吧,我不饿,我去舅家了。”这点吃食,一看就是夏母自个儿省下来的,她能在空间吃饭,真不想抢这点口粮。
见她还坚持要去舅舅家,夏母犹犹豫豫地道:“初一啊,你还是吃了去吧……你毕竟是夏家的闺女,老去麻烦你舅舅也不好……别人,会说闲话的……”
闲话,谁敢说?
还不是夏家那些人。
呵,有本事嚼舌根,说她母女二人靠夏舅舅,却没本事不收夏舅舅的东西。
经过上辈子的种种事情,她早已明白,夏家这群人,就是一群挑梁小丑。
她不想同夏母争辩。
“我走了。”夏初一没有再听夏母的话,出了夏家院子,往村东走去。
河山村村东口的位置,有一幢平房,是这个村子里唯一的平房。
这幢平房的主人,就是夏初一的舅舅——赵明朗。
在河山村,有两个传奇。
一个是夏初一的爸爸夏成贵。
夏爸是村里最早参加革命的,是村里的革命先驱,虽然后来死了,却又被封为烈士。可以说,无论生前身后,夏爸爸都是被村里人歌颂的传奇。
另一个传奇,则是夏舅舅赵明朗。
不说早年间,他在动乱中如何混得风生水起,单说动乱结束,大家还担心投机倒把被抓时,夏舅舅却悄悄开始了个体生意,不到一年的时间,便在老家起了一栋平房。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