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性之心_96.乱-100.才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96.乱-100.才能 (第7/9页)

就是了。不过,逐魂权杖出世,算得上是大事,我想问一下,成迟,你现在还打算把这些东西交给你们的买家吗?我几乎敢肯定,那个你说的华人买家是知情的。他必定知道逐魂权杖的事情。我可不管什么华人不华人,现在既然我知道了这个事情,你打赢我,然后把东西带走,不然想都别想。”

    成迟委屈地看了一眼左林,连忙解释道:“我哪里敢啊。看到东西我就知道不对了,这东西可不是能随便卖的。不过,前辈准备怎么处理这些东西呢?而且,为什么叫做逐魂权杖?这根大纛的能量感受起来很正派啊。”

    李叙迟疑了一下,说:“这些东西,找特种事务局报备一下,说明一下来历。根据有理占有者优先的原则,还会留在你们手里。至于你们怎么处理,我就不管了,不过有一点,千万让逐魂权杖保持拆解开了的状态,要不就一直放在可以隔绝外界的阵法或者结界里。对于现在的你们两个来说,还驾驭不了逐魂权杖,而现在,我也不知道有什么法力强大的萨满能够驾驭。逐观权杖并不仅仅是你们看到的逮个样子,实际上,它有着两个截然不同的形态。”

    左林和成迟都听得津津有味,李叙又叹了口气,说:“事情就要从逐魂权杖的制作者开始说了。逐魂权杖的制作者,很久以前草原上的一位大萨满,到底具体是什么时候,这就比较难说了,因为这位名叫札萨的草原大萨满,曾经想做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统合萨满教的基本教义。应该差不多是在蒙古西征前后,有几支大军有皈依伊斯兰教的征兆前后吧。札萨意识到了没有统一的教义的萨满教无法和体系比较完整的正规宗教相抗衡,尤其是萨满的传信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每个萨满各自的信仰皈依和他们本身部族的传统,而在大战争大碰撞大交流的情况下,这种传统性是很难保存的。他走遍了整个北国,一边研究各个部族不同的教义,一边在积蓄法力,积累各种法器。后来,他提出了最初的萨满教的图腾信仰的层级系统,以天地,日月,星辰,水火等自然图腾为第一级图腾,以狼、熊、豹子、老虎、狐狸、鹰等等掠食者作为第二级图腾,再以更弱小一些的自然状物作为后面的第三级第四级图腾,还结合了当时不同部族的传统,提出了根据部族的强大程度进行一次萨满教统合大会,一次性统一分配各级图腾,明确萨满教的信仰和部族从属等等关系的想法。只是,这个宏愿从来没有机会达成。”

    札萨大萨满的构想实在是太宏大了,假如当时他成功了,很有可能现在就会有一个和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能够相提并论的大宗教和与之相称的修行体系存在于世。但是札萨的设想涉及到了许多民族,甚至是当时处于战争或者有着争端的民族,牵涉到了好几个国家,最终,札萨只非黯然放弃了一次性统合萨满教的想法,转而建立了自己的游牧教派,在整个北国进行传播。

    札萨教派的诞生是萨满教中理解世俗,也理解时代发展的一部分人的思考的产物。在札萨传播这样一套严密的萨满教的时候,却意料之外地失败了。而最主要的原因,则是狂信者,从原始图腾崇拜起家的萨满教,从来都不缺乏狂信者,他们信仰坚定,并且从不害怕实践信仰。他们出生,长大的环境就是严苛的北国,草原、荒漠、雪地、高山还有来自各个方向的敌人。狂信者们以信仰武装自己,从而变得坚定无畏,他们从不在乎自己的信仰是不是盲目。但是,当一个先进的萨满教体系摆在了面前,一个具有丰富的层级和强大的自我适应能力的宗教体系摆在了面前,原先的狂信者们无所适从。如果不是因为札萨实在是个法力太过于高强,威名赫赫的大萨满,可能传教的时候都会被那些被要求改变原先原始的部族图腾信仰的狂信者们撕碎。

    札萨自己也是个狂信者,但他忠实于的并不是一个单一的图腾,而是一个充满力量、神秘与血性的体系。当他作为一个冷静而高深的狂信者无法说服其他狂信者的时候,他的挫败感可想而知。札萨最后死在了草原上,将自己的衣冠传给了自己的弟子,但他的弟子,则将这些衣冠,还有逐魂权杖全部一起放进了札萨的坟墓里。

    札萨想要建立一个统一的萨满教的基础,就是他通过修炼和思考,将萨满教的力量本源归结为“先祖之魂”。而他实践这一想法的最好例证,就是这支“逐魂权杖”。逐魂权杖的平常形态,称为祈福之魂,当札萨举高了这面黑色的大纛穿行于草原与森林,那些虔诚的狂信者们遗留在大地各处的精神力就会聚集与旗幡内,再通过旗幡赐福于信奉萨满教的战士们。而当有人挑战萨满教的权威,只要让旗幡浸满鲜血,逐魂权杖就进入了另一个状态——咒逐之魂,它能够让持有者召唤往生者们的力量,以牙还牙以血还血,惩罚敌人。可以说,逐魂权杖代表着札萨作为一个萨满教的狂信者的两面——温和宽容但同时又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